物业公司争鸣发布于:2020-4-8 10:19:53 浏览:803次
第一财经 罗韬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隐于幕后的物业公司推上C位,抗疫先锋、资本宠儿……“最后一百米”价值凸显,物管行业迎来高光时刻。而这份荣耀成色几何?随着年报季渐入尾声,上市物业公司纷纷亮出家底,接受投资者检验。 截至目前,除南都物业、招商积余外,已有24家上市物管公司公布去年业绩,其中超七成取得30%以上营收增长,部分企业业绩增幅甚至达100%以上。背靠地产行业,当开发商已触及增长天花板,物业公司营收增幅大大超过地产母公司 不过在这片万亿蓝海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旧。凭借收并购和市场化拓展,龙头企业加速跑马圈地,在管规模最高的彩生活(01778.HK)是尾部公司兴业物联(09916.HK)的150倍;当碧桂园服务(06098.HK)录得近百亿营收时,兴业物联去年营收还不到2亿。 多位受访者认为,物管行业的商业逻辑还处在变革早期,“大行业+小龙头”竞争格局下,加速扩张占领市场仍是企业诉求。不过,由于物业费难涨价、增值服务处于培育期,一些头部企业已触及盈利瓶颈,“规模为王”的时代逐渐逝去,营收能力正成为行业重要竞争指标。 增长好于地产母公司 过去一年,物业公司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绩? 据克而瑞物管统计,去年24家上市物管公司取得44%的平均营收增幅,高于上年5个百分点。营收位于前列的为碧桂园服务、绿城服务(02869.HK)、保利物业(06049.HK)、雅生活服务(03319.HK)、中海物业(02669.HK),分别达97.03亿、85.87亿、59.67亿、51.3亿、49.55亿。 背靠地产母公司,物业公司普遍录得高增长。期内碧桂园服务、永升生活服务(01995.HK)、新城悦服务(01755.HK)涨幅位于前列,营收增长率分别高达107.44%、78.89%、78.73%。 从净利润角度看,碧桂园服务和雅生活服务以16.7亿、12.3亿的绝对值拔得头筹,佳兆业美好(02168.HK)以203.2%的净利润增长率夺得冠军。增长率位居其后的为永升生活服务、奥园健康(03662.HK)、碧桂园服务,分别高达203.2%、122.68%、80.97%。 借助收购港联不动产等7家公司,碧桂园增加4000万平米合同管理面积,成为“最赚钱”物业公司,期内实现营收96.45亿,同比增长106.3%,归母净利润16.7亿,同比增长81%;物业管理服务收入58.17亿,同比上升68.8%,为2015年来最高涨幅。 这一增幅,甚至超过其地产母公司的表现。2019年,碧桂园(02007.HK)总收入约4859.1亿,同比增长28.2%;归属公司股东核心净利润约401.2亿,同比增长17.6%。鉴于地产龙头的高基数,碧桂园此番增幅已属不易,但物管行业龙头市占率低,增长空间更为充裕。 雅生活也是如此。去年该公司收入51.27亿,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12.31亿元,同比增加53.7%。而其母公司雅居乐集团(03383.HK)期内营收602.4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股东净利润75.12亿元,同比仅增5.4%,是该集团2016年以来增速的最慢的一年。 盈利规模与管理体量直接相关。过去一年,除了彩生活,所有上市物管公司在管面积均取得增长。据克而瑞物管统计,22家披露在管面积数据的物管公司2019年平均取得36.2%的在管规模增长,在管面积均值9036万平米,在管面积净增值为2114万平米。 龙头企业仍占绝对优势。去年管理规模5000万平方米以上的企业中,增长规模最大的为雅生活服务、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均于年内取得近1亿平方米在管面积增量。上述企业每年新增的物业管理体量,相当于国内现有一家TOP20的物业公司的体量。 “上市物业公司基本都在扩大规模,否则很难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标准化管理成本。”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物业公司一方面承接地产母公司的在管面积,同时第三方拓展占有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商品房销售规模高位徘徊多年,并逐渐进入竣工交付期,由此助推物业公司实现高增长。 龙头遭遇瓶颈 规模扩张、营收高增、股价飙涨,近年物业行业“光环”不断,但绝对增长之下,企业成色各异,一些头部公司甚至遭遇增长瓶颈。 去年,银城生活服务、浦江中国、和泓服务净利润分别仅0.33亿、0.18亿 、0.14 亿;绿城服务、和泓服务、浦江中国、烨星集团净利润增幅甚至为负,分别为-1.22%、-18.32%、-29.93%、-30%。 去年排在营收规模首位的绿城服务,2019年增速不敌碧桂园服务,位于第二;“物业第一股”彩生活营收增速最低,仅增6.4%;在规模拓展上表现不佳的中海物业(HK.02669),去年营业收入49.87亿元,同比增速30.8%,先后被碧桂园服务、雅生活反超。 野村发表研究报告称,绿城服务去年业绩略逊于该行预期,在新冠状肺炎疫情下,该行对其家庭代理及教育业务并不乐观,相信公司今、明两年纯利率将持续受压,维持其“中性”评级,并下调目标价4%,由9.3元降至8.9元。 而彩生活去年多个核心财务指标创新低,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增2.8%,是其自上市以来取得的最低增速,毛利率也创下最低水平。期末,彩生活服务面积由2018年的11.22亿平方米增加至12.11亿平方米,增速仅7.88%,同样为上市以来最低速度。 李宇嘉认为,当下物业公司人工成本快速攀升,但提高物业收费较为困难,一些头部公司出现盈利疲态。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社区物业管理成为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物业公司重要性显现,后续物业管理费收缴率有望突破。 在2020“拥抱未来”丁祖昱评楼市发布会中,丁祖昱预言,随着不动产经营时代开启,物业管理行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到2030年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规模会接近500亿平方米,基础物业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 2 万亿,房地产开发依然是行业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但经过40多年发展后,物管行业已不再注重单纯面积扩张,而是追求综合服务能力,促使企业物业“管理”向物业“服务”角色转变。对物管公司而言,自身高收益项目组合、创新性业务组合至关重要。 “目前行业发展还处于非常粗放的阶段,大量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水平堪忧。对优秀企业而言,行业未来整合速度会进一步加快。”银城生活服务总裁李春玲认为,现在资本市场板块主要是以房地产作为母公司的企业,但实际上,仅有这么几十家企业远远不够。 在她看来,基于物业抗周期性特质、受经济影响较小、拥有稳定现金流和增长预期,该行业会逐渐发展成地产之外的独立行业。而奥园健康执行董事陶宇认为,物业管理不应定位成清洁安保类公司,应上升到资产管理高度,给地产、业主带来资产增值。 而随着疫情暴发,业内普遍认为,基础物业收费的机制和收缴率有望得到改善;其次,疫情期间,有46%的受调业主通过物业渠道例如物业APP、业主群进行日常物资采买,社区增值服务的机遇悄然而至,国内物业公司正迎来变革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