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讯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讯息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实施方案汇报会召开

发布于:2018-6-2 9:59:14  浏览:700次

来源: 中国矿业报 作者:姬长玉

     当前,我国地质工作正经历大变革、大调整,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要求地质工作从以支撑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以支撑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转变。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战略部署,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调查和保护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赋予地调局新的职责和使命。履行好新的职责和使命,需要做好大调研,找准新定位,服务新需求,明确新任务,提升新本领。

  在这种背景下,地质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全面提升支撑服务能源、矿产、水和粮食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月22日~24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实施方案汇报会在京举行。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全程主持会议。他指出,根据中共中央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自然资源部的直属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以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为导向,与有关方面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好技术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做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服务工作。

  本次汇报会之前,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部署要求,局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小组组织直属各相关单位,经过密集的调查与研讨,提出了承担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方案。

  自然资源部相关工作小组的负责同志作为需求方受邀出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王京彬、江苏省地调院院长朱锦旗等作为特邀专家到会参与讨论。

  汇报会聚焦“新时代地质工作如何更好地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围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思路及技术方案,局有关单位分水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调查、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城市地质调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13个专题进行了详细汇报。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的150余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而坦诚的研讨。

  汇报会既是对前一阶段调研成果的检验,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深入开展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大讨论、大探索和大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水资源调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灵魂。开展我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是实现水土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作为水文地质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文鹏在介绍《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总体方案》时提出,我国水资源具有总量大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与耕地分布不匹配等特征。他表示,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必须坚持“三观”,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的绿色观,坚持流域上中下游空间统筹的协调观。他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水资源监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规划、水资源信息共享与服务四大方向。

  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的石菊松研究员在汇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思路与方案》时提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要坚持需求、问题、目标导向和创新引领,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分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及演化趋势,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专题研究国土空间治理重大问题,构建统一、规范的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支撑服务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治理。

  关于土地资源调查

  国土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来自中国地科院物化探所的成杭新研究员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服务自然资源部中心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六大方面论述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必要性,认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湿地保护、生态退耕、耕地保护等工作已全面铺开,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全面摸清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建设全国土地资源质量生态数据库,构建区域尺度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的理论和方法等迫在眉睫。他表示,土地资源调查在思路上,应当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土地数量、质量、生态调查中的技术优势,创新调查理念,改变调查比例尺,完善调查指标和评价方法,开拓成果应用途径。

  关于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调查

  “森林、草原、湿地”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开展林草湿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调查,形成整装性新成果,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及综合治理提供支撑服务。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聂洪峰研究员提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调查要按照聚焦需求、目标导向、突出重点、集成创新的部署思路,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需求,开展全国与重点区域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与“地上地下”一体化生态地质调查,划分生态地质系统单元,建立多门类自然资源统一的分类标准,形成林草湿资源整装性成果数据、系统性评价结果和生态功能建议,为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和精准扶贫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将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关于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新时代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目标和纲领,体现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大意义。

  汇报会上,与会专家就土地和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石漠化区生态修复、北方荒漠化修复治理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在土地和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实验测试中心谭科艳研究员分析了当前的现状和问题,强调要注意处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和满足人民群众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边生产,边修复”、“边治理,边受益”的技术更符合我国国情,认为支撑服务土地和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地质调查,要摸清全国土地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现状,建立修复标准体系,在典型区域、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建立土地矿山保护修复示范,建立强大的保护修复人才团队,形成国土空间修复保护专门机构。

  关于石漠化区生态修复综合地质调查,来自岩溶所的蒋忠诚研究员认为,未来石漠化区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要以岩溶关键带理论为指导,开展全国石漠化区生态修复综合地质调查评价,打造国家石漠化生态修复决策与服务共享平台,编制全国石漠化区生态修复宏观区划和重点县域生态修复规划。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尹立河研究员根据最新的公报数据(2014年),总结了北方荒漠化的特征:面积大、类型多、程度重、损失大、危害重。他认为,近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建议未来北方荒漠化治理与修复工作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调查、监测、评价、修复上下功夫,制定荒漠化防治区划,完善荒漠化修复技术等。

  记者聆听了汇报会全程,发现此次专题汇报会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本次大调研活动阵容强大,规模空前——钟自然局长全程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及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发表建设性意见;中国地质调查局各单位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全程参会,相关单位组织最精干的研究力量形成汇报方案;来自政府、院校、行业的领导专家齐聚,涵盖了各领域,代表了各方面。

  二是13个专题汇报准备工作充分,阐述思路清晰,逻辑思维缜密,实施方案集结各方智慧结晶,更加契合调研实际。

  三是平等交流,研讨气氛浓郁,历时三天的会议研讨,全场座无虚席,场场爆满。除主题发言外,与会领导与专家代表、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坦陈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会场一直持续着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议,在激烈的观点碰撞中绽放出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真理火花。

  “这是一次头脑风暴,思想风暴,认识风暴,形成了很多共识,对调整优化地质调查业务布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钟自然局长对汇报会的召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

  “深入贯彻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支撑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发展。”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表示,此次汇报会不仅坚定了信念,理顺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大大丰富与完善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实施方案,也为如何开展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众多的真知灼见,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引领和示范。

  自此,新时代地质工作在新形势下全面提升支撑服务能源、矿产、水和粮食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大幕已然拉开。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新澳门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延安东路505号,绍兴国际商务广场16楼 联系电话:0575-85151138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807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4019735号 共浏览 3530270 人次 本站设计:耳?|师兄 SEO综合查询
关闭